周边城市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泸州头条网

频繁的违约导致虚假的高评级

2020-12-6 20:45:25 2684 0

[复制链接]
从山中来 发表于 2020-12-6 20:45:25 |阅读模式

从山中来 楼主

2020-12-6 20:45:25

评级公司发布的发行人外部评级可信度下降。
近日,华晨汽车、咏梅集团、紫光集团等一系列AAA级国企频频违约,市场震惊,质疑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是否公允,即评级是否过高。
监管机构在检查中也解释了这种疑虑。
中国证券业协会与中国银行市场交易商协会近日发布的《关于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业务操作及合规性的通知》(3.280,-0.03,-0.91%)显示,许多评级机构因虚假高评级问题被点名,交易商协会已分别对中国程心国际和大公国际进行了采访。
“我们有自己的评级团队,不会将外部评级作为我们的投资标准。因为有的AAA评级水分比较大。”一位公募部负责人告诉CBN。
评分是随机的,评分虚高。
债券信用评级机构发布的“三季度报告”近日出炉。
根据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的业务运营及合规报告,第三季度,评级机构对89家发行人进行了评级调整,同比增长20.27%。等级调整主要是指等级的向上调整,占等级调整次数的60%。分支机构方面,大公国际正面调整数量最多,有17家,占幸存家族的3.79%。
此外,评级机构更换后评级高于原水平的发行人数量也逐年增加,其中大公国际筹集最多,有13家发行人,占承诺更换评级机构的发行人的40.63%。
中国证券业协会关注个别评级机构提升发行人主体水平的比例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存在虚假评级等隐患;根据《证券信用评级机构业务守则》及其他规定,鉴于监管评级行动滞后,交易商协会分别对中国程心国际和大公国际进行了访问。
"这个(高评级)是一个过时的问题。"一位评级机构人士表示,在2018年债券市场违约率大幅上升后,外部评级的可信度大幅下降。
此外,2020年,中国证监会债券部、相关证监局、沪深交易所、证券业协会和交易商协会对包括大公国际在内的7家评级机构进行了联合现场检查,发现了一些合规性问题,包括评级规范、评级方法或模型。数据库系统需要改进;评级业务制度执行不到位;评级项目的质量控制不充分,评级所需材料不完整,存档数据不完整。
比如,大公国际个人项目评分报告中使用的评分模型评分表的结果与工作底稿中评分表中相应项目的评分不一致;包括大公国际在内的评级机构对个别项目评分后的调整是任意的,向上调整的依据不足或调整考虑不完整。
该通知进一步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企业信用债券公开发行人存活3863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91家。从主体层面分布来看,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债券和企业债券发行人的AA级比例分别为29.58%、23.38%和56.90%;AA+级及以上发行人占比分别为68.87%、62.62%和31.90%,同比分别上升3.05、2.42和2.28个百分点。
外部评级的可信度下降。
随着债券市场违约率的上升,评级公司发布的发行人外部评级的可信度正在下降。
“AAA的含水量比较大。你可以看到国外的评级是正态分布的,而国内的评级主要是AAA。其实要评估一下是不是正常的AAA。”上述负责定额征收公款的人说。
“在最新的AAA级债券中,只有48%的中国债券具有AAA系列的隐性评级。如果把中国债券市场的隐性评级作为投资者的预期,说明投资者已经对外部评级进行了重新评级。20这次违约的咏梅SCP003在违约前在中国债券市场的隐含评级为AA-。“国信证券(14.150,0.01,0.07%)固定收益研究分析显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

  • 房产
    招聘
    交友
    二手车
    宠物
    商家